临潭:新型菌业鼓起农民钱袋子
近年来,临潭县委、县政府为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渠道,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,制定了《临潭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规划》,因地制宜,大力扶持发展错季食用菌产业,随着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的落实,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、势头强劲。
以政策扶持为牵引,扩大基地规模
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牵引作用,出台奖补政策,明确奖补标准,设立奖补资金,对企业、合作社和种植户在食用菌大棚建设、菌种引进、加工设备购置等环节进行奖补。大力实施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,累计投入项目资金 1563.2万元,在9个乡镇建成16个食用菌种植基地1126亩,其中:羊肚菌基地880亩,木耳基地136亩,平菇基地110亩。在政府扶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全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种植品种不断扩展,基地规模迅速扩大,产量稳步提升。
以强化服务为保障,提升发展质量
食用菌产业作为临潭县新型产业,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菌种、缺技术、缺经验。为填补技术空白,破解发展难题,着力在菌种研发生产、科学种植等环节强化技术服务,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一是选育适合当地种植菌种。引进天河菌业公司进行繁种育种,通过繁育选育,已选育出适宜当地的羊肚菌商品菌种天河1号,为种植户提供优良菌种,同时,为加速成果转化,2022年开展羊肚菌新品种引进试验2个。二是进行种植全程指导服务。统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、三区科技人才、省州县科技他派员和本县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,成立了食用菌产业技术指导组,在接种、种植、生长、病虫防治各关键环节全程进行指导。三是强化技术培训。采取理论授课、技术互动、现场实训等方式,累计举办食用菌种植技术专题培训班5(场)次,培训种植户200余人次,造就了一批懂技术、会经营的人才队伍。四是做好风险防控。开办了“一县一品”食用菌保险补贴品种,对食用菌保费进行全额补贴,做到了应保尽保,增强风险抵御能力。
以创新机制为驱动,发挥带动效应
推行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,龙头企业负责供良种、保销售,合作社组织生产、搞服务,农户参与基地建设、土地流转、劳务收入、收益分红。全县食用菌种植基地合作社流转土地1016亩,参与群众土地流转收益52万元;就地就近解决农村劳动力务工11000余人(次),劳务收入110余万元,各基地所得收益按比例对本村所有边缘户、监测户、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收入不稳定群众进行二次,分红收益达155万元,带动群众稳定增收。食用菌产业走上了龙头企业、合作社和群众利益共享的发展路子。
食用菌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,经测产,2022年羊肚菌亩均产量达到200公斤,目前市场价每公斤鲜品120元,亩均产值达到2.4万元,亩均纯收入1.1万元;黑木耳亩均干品产量360公斤,市场价每公斤70元,亩均产值2.52万元,亩均纯收入0.72万元。
供稿:临潭县农业农村局